街區的信仰未曾因動盪而消逝。漢人的傳統信仰外,民雄長老教會、天主堂對居民也十分重要,且影響範圍不僅限於打貓街。 民雄天主堂 民雄天主堂全名為民雄聖德蘭堂。1922年,西班牙籍的良雅師神父到民雄傳教,在地的慕道者日益增多。1931年,教友捐地讓教會順利蓋起兩層樓的木造小聖堂。然而,不到幾十年的光景,1945年美軍空襲投…
從16世紀到現在,三百多年的時間裡,打貓街一直都是民雄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。然而,島國上多段政權的轉移,也同樣衝擊到了打貓街。歷經瘟疫、動亂、地震,打貓街的住民們從沒想過災厄也會從天而降。 1945年位居重要交通樞紐的民雄街區遭美軍空襲,死傷無數,街上電線杆上吊掛著支離破碎的屍塊。曾經籠罩在戰火陰霾下的打貓街,歷經了幾…
1906年梅山大地震,打貓街的所有寺廟幾乎傾毀,然而,地方的信仰並沒有跟著建物一起倒塌。除了獨立重建保生大帝廟、騎虎王廟,居民也運用四間廟宇的殘餘建材重建慈濟寺(今大士爺廟),集合供奉觀音大士/大士爺、媽祖、開漳聖王、開台尊王等神祇。 大士爺廟 (慈濟寺) 打貓大士爺廟的歷史,可追溯至1744年,當時打貓街的四個神明…